各学院、各书院:
为做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生选课工作,根据《海南大学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及配套制度等相关要求,学校将分批次组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选课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课要求
(一)必修课程除乡村治理、农艺教育、俄语、日语、休闲体育、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含软件工程NIIT)、艺术类招生相关专业以及特色班预置课程外,其余专业均由学生自主选课;选修课程所有专业均由学生自主选课。
(二)学生首轮选课必须以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完成本学期的选课。
(三)每学期学生修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数一般以22至26学分为宜,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的总学分原则上不得低于20学分,不得高于40学分(辅修专业为46学分);每学期修读课程的门数上限一般不超过15门(辅修专业为20门)。
(四)选课应优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一般应在选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基础上,再选修与必修课时间不冲突的选修课。对有严格规定先后修读顺序的课程,应按照先后顺序选课。
(五)对于需要多学期修读才能完成的课程(如《大学英语》等),学生应连续选课学习。
(六)学科基础课中同一门课程若开设不同类型(如“高等数学”分别开设“高等数学 A”“高等数学 B”“高等数学 C”“高等数学 D”),学生应根据主修专业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类型。
(七)非外语专业学生每学期只能选一门公共外语课。
(八)应确保所选课程上课时间不冲突,在课程上课时间不冲突原则下选择授课教师和修读课程。一学期内有多位教师同时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在教学班容量许可条件下,学生可个人根据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
(九)应优先选高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次选必修课程(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程),再选选修课程(含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通选课);同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原则上应同时选课修读。
(十)每门课程教学班选修人数达到规定方能开班。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通识通选类课程选修人数不足60人,其他课程选修人数不足30人,原则上不得开班。选课人数不足30人的专业课,由学院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开班。达不到开班人数的课程,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需改选其他任课教师的同类课程或另选其他课程。
(十一)选课实行先选先得,额满为止。
(十二)学生只能选修本人就读校区的课程,不可跨校区选课。
(十三)凡选上的课程,学生应当参加该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考核;未参加所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考核,课程期末成绩记为0分;申请“以考代修”或“免听”获批准后,根据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二、选课安排
(一)预选
预选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合理地做好选课规划,选上理想的课程。预选课程不作为正式选课结果,正式选课前将清空预选课程。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学生
时间:2024年12月16日08:30-12月17日17:00
(二)正选:分七轮进行
1.第一轮:培养方案内选课(按照高年级优先的原则分批选课)
选课批次 | 选课年级 | 选课时间 | 选课类型 |
第一批次 | 2020级 2021级 2022级 | 2024年12月18日12:00-12月19日17:00 | 补修选课;必修课选课;专业选修课选课、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选课。
|
第二批次 | 2023级 | 2024年12月20日12:00-12月22日17:00 |
第三批次 | 2024级 | 2024年12月23日12:00-12月25日17:00 |
2.第二轮:全校范围内任意选课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
选课时间:2024年12月26日12:00-12月29日17:00;
选课类型:补修选课;必修课选课;专业选修课选课
3.第三轮:重修课程选课、通识通选类选课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
选课时间:2024年12月30日12:00-2025年1月1日17:00;
选课类型:重修课程;人文通识经典课、通识课(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类通识课和公共艺术类通识课)、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选课。
4.第四轮:专业调整学生选课
选课对象:已录取到新专业学习的2024级学生
选课时间:2025年1月2日12:00-1月5日17:00;
选课类型:所有课程
5.第五轮:补选课程(对前几轮因选课人数不足停开课程而未能选课的学生进行重新选课)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
选课时间:2025年1月7日12:00-1月12日17:00;
选课类型:所有课程
6.第六轮:补(改)选课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
选课时间:2025年2月24日12:00-3月3日17:00;
选课类型:所有课程
7.第七轮:以考代修选课
“以考代修”是指通过各类线上资源修读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考试。学生须完成任课教师指定的任务才能获得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每学期所修课堂学分不低于25学分且选课冲突条件下才能申请“以考代修”。每学期所有修读课程总量不能超过40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通选课、体育课及含有课内实验或实践内容的理论课程和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不能采取“以考代修”方式修读。
选课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
选课时间:2025年3月4日12:00-3月8日17:00;
选课类型:必修课程和各类选修课中的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除外)
三、课程免听申请
“免听”是指因学生成绩优异或已修读过该课程,经学生个人申请,免予参加课堂教学环节。不参与过程学习,直接参加考试,不记录平时成绩,总评成绩按照期末成绩记录。免听学生必须完成除课堂教学外的其它所有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通选课、体育课及含有课内实验或实践内容的理论课程和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不能免听。
申请时间:2025年1月13日12:00-3月15日17:00;
申请对象:所有在校本科学生
四、选课流程
登陆https://jxgl.hainanu.edu.cn/jsxsd/→进入教务系统→进入培养管理→选课管理→学生选课中心,选择相应课程,点击选课。在选课结果中查看已选课程,以确定选课是否成功。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务系统中申请免听,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
1.计算机基础与人工智能课程修课说明
2.人文通识经典课程修课说明
3.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类通识课程和公共艺术类通识课修课说明
4.智慧树知到网络课程学生学习手册
教务处
2024年12月10日